居庸关被叫做天下第一雄关主要和它的建筑恢宏和地势险要相关。
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的著名古关城,“天下九塞”之一。它和紫荆关、倒马关、固关并称明朝京西四大名关,其中居庸关、紫荆关、倒马关又称内三关。
居庸关是从北面进入北京的门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居庸关关城所在的峡谷关沟,属太行余脉军都山地,西山夹峙,下有巨涧,悬崖峭壁,地形极为险要。
居庸关长城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山花烂漫,景色瑰丽,远在800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居庸关的中心还保存着一个雕刻精美的汉白玉石台“云台”。在元朝时,台上建有三座石塔,于元末明初被毁。三塔被毁后,在此台上又建一院“泰安寺”,此寺于清康熙年间被火焚毁,只剩下这个基座——云台。
居庸关“天下第一雄关”匾额的由来:
据记载,清朝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五月初三日,有一位叫钱良择的旅行家随军前往蒙古,写了《塞外纪略》一书,记述了这次旅行的途中见闻。
他写途经居庸关时写道:“初三日甲戌,天晴无风,山行竟日。石路崎岖,时蹶马足。两峰壁立,中为通衢,愈登愈高,不知其所止极。十五里至居庸关城。城门额曰天下第一雄关,盖京师北面之极冲。”
居庸关城门上有“天下第一雄关”题匾为钱良择亲眼目睹,当不为虚。
但据称,明朝中叶也称居庸关为“天下第一关”。据说,在居庸关南门外马神庙东南的山坡草野中有一通明朝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立的“重修隆庆卫儒学碑记”。
碑记中称居庸关为“东连古北、辽海,西接上谷、云中,南通京师,北枕永宁,为京师之北门,乃天下第一关也。”此碑文收录在《西关志·卷十》。
居庸关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境内。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实天下之险。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
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居庸关主要景点
1、古炮
在居庸关南券城和北券城城墙之上,分别陈列5门古炮。南券城陈列“大将军铁炮”2门,长1.7米,炮口口径8厘米。
2、云台石刻
云台石刻堪称一绝。券门内两侧右壁及顶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动,雕刻技艺高超,六种文字的石刻经文、咒语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难能可贵的资料。据专家考证,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萨迦教派的特征。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居庸关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长城
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已将居庸,列为天下九寨之一。元王恽《中堂事记》载,世传秦始皇北筑长城时,曾“徙居庸徒于此”,故名,“庸”指苦役,“徒”指囚犯。民夫士卒被强征徙居在这里,所以被称为居庸关。当然了,这个说话只是一家之言,也并不准确。《周礼》载,周朝因功授赏,分功勋为不同等次,其中“王功曰勋,国功曰功,民功曰庸,事功曰劳,治功曰力,战功曰多”。“居庸”即“居于为民建功之位”,居庸关的意思也就是守土卫民之关。
居庸关古称居庸塞。三国称西关,东晋称蠮螉塞,北齐称纳款关,唐称蓟门关,金朝称“查刺合攀”,意为“严关”,元朝称“纳钵关”。居庸关也曾易名军都关,总之名称繁复,居庸关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
居庸关的由来:居庸关是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在北京昌平县境,距北京市区约60公里。关城建筑在一条长达15公里的溪谷中间,这条溪谷叫做“关沟”。两旁山峦重叠,树木葱郁,景色优美,金代称为“居庸叠翠”曾列为燕京八景之一。“居庸”之名最早见于《淮南子》、《汉书·地理志》,有居庸县,属上谷郡,并注明“有关”。据前人考证,这一名称可能是秦始皇修筑长城,“徒居庸徒于此”,因而得名。汉代沿称,三国时名“西关”,北齐时改“纳款关”,唐代有“居庸关”、“蓟门关”、“军都关”等名称,辽、宋、元、明、清各代仍沿称居庸关。关城历代都有维修增建,现在保存的关城是明代建筑物。居庸关的形势非常险要,是古代北京的西北门户。
1. 居庸关长城的历史背景
居庸关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关隘之一,位于北京市区的西北约130公里处,是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居庸关长城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为了抵御北方的辽、金、蒙古等侵略者而兴建的,历经明清两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军事文化遗产之一。
2. 居庸关长城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居庸关长城位于燕山脉中段,地势险要,自然条件十分艰苦。在古代,长城的作用是为了隔离敌军和保护中原地区的安全,而居庸关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戒备和防守作用。长城主体建筑是以山为依托,依山傍水而建,由于地形以及气候的原因,居庸关长城的建筑十分奇特、神秘,令人赞叹不已。
3. 居庸关长城的文化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居庸关长城早已超越了长城本身的战略价值,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居庸关长城又是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的。居庸关长城的建造并不仅仅是为了战争,更是揭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基因,展现了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精神实质。长城沿线的文化资源也十分丰富,不仅有长城内外的古迹、寺庙、遗址等,还有当地特有的文化元素,这些文化资源可以留给后人一个重要的学习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机会。
4. 居庸关长城的保护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居庸关长城所面临的保护问题也越来越严峻。长城的保护工作是一个重要的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个人等多方面共同参与。一方面,政府部门应该加强长城保护的立法和监管,提高对于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公众应该增强保护意识,积极参与到长城保护的工作中,让这一中华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5. 居庸关长城的旅游价值
居庸关长城是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游览。长城上不仅可以欣赏到壮美的风光,还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使得居庸关长城成为一个融文化、体验、游览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同时,在越来越多人的到访和关注下,长城的保护、开发、旅游经济等都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游客共同协作解决。
6. 居庸关长城所面临的挑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长城所处的周边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草木也被砍伐甚至被用作柴火。同时,一些不法商贩也越来越肆无忌惮地在长城周边贩卖各种商品,严重干扰了游客的体验。这些问题的出现唤醒了人们对于长城保护的警觉,社会各界应该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一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7. 居庸关长城的保护和传承
居庸关长城是一个集传统文化、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文化要素于一体的殿堂,它凝炼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长城的保护和传承也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加强长城保护的联合合作、全民参与和多方合作,让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全人类的文化遗产。
8. 结束语
居庸关长城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战争文化价值、旅游文化价值等多重意义。如何保护好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让长城成为民族自信、精神力量和文化魅力的象征,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